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无人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运用日趋广泛

发布时间:2023-05-11


新疆阿拉尔5月10日电 (杜新民 冯斌 石继良)进入5月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210万亩棉田连续进入田管期。在纵横阡陌的广袤棉田,无人机的参加,让棉田化调作业更高效、更精准,棉田处理也变得更加轻松。


  5月9日,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新开岭镇的一块棉田,3台无人机飞翔在棉田上空,1小时就完成了700亩棉田的化调作业。



  这两年,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,无人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运用日趋广泛,与传统的人工和机械喷施比较,无人机植保具有精准、高效、安全等优势,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值。


  十六团新开岭镇员工杨明文说:“工作效率比较高,一台无人机1小时可喷施叶面肥200余亩地,雾化也比较均匀,棉苗容易吸收,用量也比较少,降低了本钱,也避免了车轮压棉苗的现象。”



  “无人机的棉花化调是棉花生长期间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,它主要经过喷施植物生长调理剂和叶面的一些微量元素,促使棉花扎根壮苗,有效地调理棉花养分生长和生殖生长,使棉花的后期生长更加科学有效,一同合理地控制棉花的株高,便于棉花后期的田间处理及秋季的机械化采收。”十六团新开岭镇农发中心技术员谭新说。


  本年,第一师阿拉尔市培养棉花210万亩,推行“干播湿出”面积174.5万亩。选用“干播湿出”节水新技术,耕种比往年提早5至7天,加快了棉花生育进程。



  往年田管期间,员工零散选用无人机化调,尝到甜头后,越来越多的员工选择运用无人机化调。本年,第一师阿拉尔市各团镇已投入植保无人机594台,满足员工棉花化调需求。(完)


返回顶部